上海市宝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VIP免费
3.0 李吉 2024-09-25 5 4 35.72KB 18 页 50积分
侵权投诉
上海市宝山区 2022-2023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阅读。(22 分)
1. 默写。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2)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3)在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其一)》一诗中,不写悲秋,而用明丽秋景以及豪迈诗情来印证“秋日
胜春朝”的诗句是:“__________。”
【答案】.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②. 僵卧孤村不自哀 ③. 晴空一鹤排云上 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僵卧、鹤、
诗情、碧霄”。
2.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
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
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
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作者
清代文学家_____(人名)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 一狼径_____
② 文中“并驱如”与“一见如故”的“故”字意思_____(相同 不同)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其一犬坐于前
4)回答问题。
① 根据情节发展,文中狼的表现依次是:
缀行甚远→_____→眈眈相向→假寐诱敌
② 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暴起”“自后断其股”生动地刻画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B.文中“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体现出了狼
贪婪本质。
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以及抱有希望
D.“之,目似瞑,意甚”一句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狼的狡猾
【答案】1蒲松龄2) ①. 离开. 不同
3像狗似坐在屠户的前
4) ①. 并驱如故 ②. C
【解析】
1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狼》一文出自清代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
2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
① 一狼径去,意思是:一狼径直走开了。“去”,离开
② 并驱如故。意思是:原来一一起追赶(屠)。“故”,原来;一见如故,意思是:次见面就很
相投,像老朋友。“故”,老朋友因此“故”含义不同。
3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翻译。翻译文言文句要尽量保持原文
点,译和意译相合。
点词语:犬,像狗;于,在。
4详解】
①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情节发展,文中狼的表现”。根据中两狼,缀行甚远”可知狼的表现是:缀行
甚远;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狼的表现是: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可知狼的表现是:眈眈相向;
乃悟前狼假寐,以诱敌”可知狼的表现是:假寐诱敌。据回答即可
② 本题考查文内容理解。
摘要:

上海市宝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文言文阅读。(22分)1.默写。(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2)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3)在唐朝诗人刘禹锡《秋词(其一)》一诗中,不写悲秋,而用明丽秋景以及豪迈诗情来印证“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_____,_____。”【答案】①.却话巴山夜雨时②.僵卧孤村不自哀③.晴空一鹤排云上④.便引诗情到碧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

展开>> 收起<<
上海市宝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共18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吉 分类:初中教育 价格:50积分 属性:18 页 大小:35.7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25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8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