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VIP免费
松江区 2022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小练习
初一语文试卷
(满分 100 分,完卷时间 100 分钟)
2022.11
注意:本卷共有 24 题。请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25 分)
(一)(10 分)
1. 默写
(1)正
是
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论语>十二章》中慨叹时光流逝,劝人珍惜时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答案】 ①. 落花时节又逢君 ②. 海日生残夜 ③.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④. 逝者如斯夫 ⑤.
不舍昼夜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
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逢、残、啼、逝、昼”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二)(3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 下列选项中出现本诗作者的著作是( )
A. 《红楼梦》 B. 《西游记》 C. 《三国演义》 D. 《水浒传》
3. 本诗作者借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抱负。
【答案】2. C 3. 统一中国建功立业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观沧海》的作者为曹操,C.《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
作者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其中主要人物有: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故出现曹操的著
作为《三国演义》;
故选 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句意是: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萧瑟的风声传来,
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
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
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
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是: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
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
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
开阔的胸襟、想要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三)(6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摘要:
展开>>
收起<<
松江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小练习初一语文试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22.11注意:本卷共有24题。请将所有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一、文言文(25分)(一)(10分)1.默写(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2)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论语>十二章》中慨叹时光流逝,劝人珍惜时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李吉
分类:初中教育
价格:50积分
属性:16 页
大小:36.3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