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VIP免费
3.0 李吉 2024-10-10 12 4 286.24KB 16 页 5积分
侵权投诉
八年级语文
(完卷时间:90 分钟)
一、古诗文阅读(26 分)
(一)(10 分)
1. 默写
(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浣溪沙》
(2)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如梦令》
(3)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饮酒》
(4)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采桑子》
(5)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
正应了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的那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曾相识燕归来 . 误入藕花深处 . 菊东篱下 . 绿水逶迤 .
之至 ⑥. 亲戚畔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燕、藕、篱、
逶迤、寡、畔。
(二)(4 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 “浑欲不胜簪”中,“胜”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3. 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
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 人的情感赋予和鸟。生动形象地表出诗人面对国都破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C. 联“三”表明丧乱之,“抵万金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强烈思念。
D. 诗所写意象甚多,景”
山河城,到“中景”的草残到“景”的春花飞鸟
到“自”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
【答案】2. 能够承受 3. A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理解。
“浑欲不胜簪”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少,连发簪也承受
“胜”的意思是能够承受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
A.“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有误。“国破山河在”可,首联抒发了诗人时的情感,不是
念家悲己的感情;
故选 A
(三)(6 分)
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本文作__________继孔子之后的__________学派位大师
5. 翻译“然后于忧患,而死于也”这个句子。
6. 下列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是在艰苦环境造就的,因此才干必须先经受艰苦磨炼
B. 本文在论述造就才问题时,强调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
C. 阐述的思路上先从国家再说人,使章论述层次显很清楚
D. 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
【答案】4
.
. 孟子 ②.
5.
摘要:

八年级语文(完卷时间:90分钟)一、古诗文阅读(26分)(一)(10分)1.默写(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浣溪沙》(2)兴尽晚回舟,_____________。《如梦令》(3)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饮酒》(4)轻舟短棹西湖好,_____________。《采桑子》(5)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那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似曾相识燕归来②.误入藕花深处③.采菊东篱下④.绿水逶迤⑤.寡助之至⑥.亲戚畔之【解析】【...

展开>> 收起<<
上海市黄浦区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共16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吉 分类:初中教育 价格:5积分 属性:16 页 大小:286.2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10-1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