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长宁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VIP免费
3.0 李吉 2024-10-10 5 4 229.5KB 11 页 5积分
侵权投诉
2020 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 100 分钟,满分 100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24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 文言文阅读(30 分)
一、默写(10 分)
1. 默写
(1)相顾无相识,________。(《野望》)
(2)________,悠然见南山。(《饮酒》)
(3)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赤壁》)
(4)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5)在孟子看来,“国恒亡”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答案】 (1). 长歌怀采薇 (2). 采菊东篱下 (3). 自将磨洗认前朝 (4). 无可奈何花落去 (5). 入则
无法家拂士 (6). 出则无敌国外患
【解析】
【详解】注意以下字形特别容易写错:采薇、东篱、无可奈何、拂士等。此外还要注意“落”字是上下结
构,“入”和“人”要区分开来。
二、诗词鉴赏(4 分)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 “历历”的含义是________
3.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楼的命名写起,借神话传说生发开去。
B. 颔联承接传说,抒发岁月不再、世事茫茫之慨。
C. 颈联写眼前美好
景色,传达诗人的内心喜悦。
D.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乡之情。【答案】2. 清楚可数 3. C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
见,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历历”:清楚可数。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
C.颈联写眼前美好的景色,眼前的树木芳草勾起对家乡一草一木的回想景生情,强烈的思乡之情
生。故选 C。
内文言文阅读(8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
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 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朝)文学家__________。
5. 翻译中画线子。
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6.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月色入然起”一句中的“入”字,颇为传神。
B. “……三句没有一个“月”字,不在写月。
C.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形,以洗的文字达了丰富的内容。
D. 作者为己成为人”、并且怀伴而到舒坦庆幸
【答案】4. (1). 北宋 (2). 苏轼
5. 缺少像我们的两个 6. D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识的了解。天寺夜游》是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对月景色
妙描绘真实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怀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
感慨,达了他壮志难酬苦闷及我排遣表现他旷达乐的人生态度
5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的能重难点词语有:人:清的人。:语
于“了”。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内容的理解。
D.根据“何无月竹柏?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作背景可,本文达了作者壮志难酬
苦闷及旷达乐的人生态度故选 D。
点睛文:
摘要:

2020学年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4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30分)一、默写(10分)1.默写(1)相顾无相识,________。(《野望》)(2)________,悠然见南山。(《饮酒》)(3)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赤壁》)(4)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5)在孟子看来,“国恒亡”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1).长歌怀采薇(2).采菊东篱下(3).自将磨洗认前朝(4).无可奈何...

展开>> 收起<<
上海市长宁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共11页,预览2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吉 分类:初中教育 价格:5积分 属性:11 页 大小:229.5KB 格式:DOC 时间:2024-10-10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