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VIP免费
3.0 李吉 2024-09-27 5 4 28.71KB 9 页 5积分
侵权投诉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部分
一、文言文。
(一)(15 分)
1. 默写。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
4)桐华万里丹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犹余雪霜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题答案】
【答案】 . 取丹照汗 . 平野 . 上生 . 清于凤声 .
未肯十分红
【解析】
【详解】本题中“汗”“尽”“生”“雏”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
(二)(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练习。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
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
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2. 以上文段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 ______。
3. “核舟”上雕刻内容所体现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
4.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5.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____朝 _____(人名)的诗句。
2~5 题答案】
【答案】2. . 核舟记 ②. 明末 ③. 魏学洢
3. 苏轼乘船泛游赤壁的故事
4. 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5. . 北宋 ②. 苏轼【解析】
2题详解】
摘要: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部分一、文言文。(一)(15分)1.默写。(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共此时。(4)桐华万里丹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犹余雪霜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题答案】【答案】①.留取丹心照汗青②.山随平野尽③.海上生明月④.雏凤清于老凤声⑤.未肯十分红【解析】【详解】本题中“汗”“尽”“生”“雏”等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二)(...

展开>> 收起<<
上海市静安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共9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作者:李吉 分类:初中教育 价格:5积分 属性:9 页 大小:28.7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9-27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9
客服
关注